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硕士生导师 正文

熊焰

编辑:gz_tyx 时间:2020-05-22



       

    名:熊焰 教授          

研究领域:体育学  

办公地点:行政东后座411  

电子邮箱:pe_xiongyan@gzhu.edu.cn  

   

   

   

   

个人简介    

熊焰,男,19637月出生,湖北荆州人。教育学博士,教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竞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广州亚博yabovip22外聘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省部级项目1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等一般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参编教材18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要从事竞技体育理论,运动训练与参赛过程及行为控制,竞技运动及民俗民间竞技文化传播、运动能力促进与评估等领域的研究。  

教育背景    

20029月至20056月,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博士学习  

19869月至19896月,华中师范大学亚博yabovip22,硕士学习  

19809月至19847月,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本科学习  

   

职业经历    

201707月至今  广州大学亚博yabovip22 研究中心主任  

200809月至201706    苏州大学亚博yabovip22 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311月至200808    长江大学亚博yabovip22  副院长  

198407月至200310    荆州师范学院体育系 副主任 副院长  

   

教授课程    

曾主讲专业课程:本科:田径、体育史、运动训练学、体育科研方法、运动竞赛学、竞技参赛学;研究生:竞技体育理论导论、运动训练理论前沿热点  

现主讲专业课程:本科:运动训练学;研究生:运动训练理论前沿与中国流派、教练技术与竞技教练执教、竞技参赛理论与实践  

   

科研服务    

(一)完成项目:  

1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国家集训队的组织文化与运行模式创新研究  

2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竞技体育学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32005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我国铁人三项运动高原训练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42010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我国铁人三项运动员专项技术技能评定与应用  

52015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国家现代五项运动员马术骑乘技术的教学流程与重点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方案设计  

6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我国现代五项重点运动员马术骑乘技术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7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备战里约奥运会女子自行车中长距离重点运动员的科技服务与保障研究  

8201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一般项目,国家铁人三项队运动员自行车骑行技术参数实时反馈及骑行技术优化与训练的综合服务  

92019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一般项目,国家铁人三项队重点运动员复合情景下的骑跑技术优化与反馈综合服务研究  

   

(二)在研项目  

102018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研究  

   

研究成果    

(一)获奖及荣誉  

1、专著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2012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研究报告竞技参赛学理论体系的构建2016年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近5年论著目录  

主编:  

1、《体育竞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竞技参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竞技教练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参编:  

5、《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高水平竞技选手的科学训练与成功参赛》,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三)近期发表的期刊文章  

独撰或第一作者论文  

1、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Work Input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reative Teaching[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08 January 2020  

2、项群训练理论发展若干问题题思考[J].    教练 员,2019年,271  

3、项群训练理论与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群管理[J].    教练 员,2018 2 64   

4、教练员临场指导特征解析[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6年,2 41  

5、教练员临场指导能力及其培养[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年,2 33  

6、教练员临场指导的策略与方法[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年,2 34  

通讯作者论文  

7、奥运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变迁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0 391  

8、竞技体育跨界跨项选材的学理基础、实践逻辑与实施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 12  

9、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的系统原理应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 384  

10、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19 年, 38 3   

11、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创建国家基地的实践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年,38 2   

12、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 38 1  

13、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和建设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9  402  

14、中国国家铁人三项队组织成员间的冲突及其处理方式[J]. 中国体育科技,20153  

   

Copyright © 2018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亚博yabovip22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体训楼2楼   综合办:020-39366835   教研办:020-39366837  学工办:020-39366831